论大脑存储内容的结构化输出
叕一次不吐糟要死星人的嗯哼...
背景
在集智社群中一个长期关注注意力/知识管理的群中, 一直以来大家努力的方向是一种更加吻合人类自然思维的知识网络表述/记录/积累形式...
这天, 一位一直用自行开发的私人知识仓库的专家稍微阐述了一下自己折腾的目标情景:
> 「 t..z: 我最终目的是编程语言那样的严格语言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所以必定是非常高碳的 」
> 「 t..z: 对啊 将大脑信息泵出来 这就是我的目的 直接展示大脑内容 」
> 「 t..z: 嗯 结构化信息可以被使用 知识图谱就是结构化信息 」
> 「 t..z: 大脑内容 这里狭义指大脑存储的信息 目前局限于符号信息 」
> 「 t..z: 完全模仿大脑存储信息的互联方式 」
分析
直觉上有哪儿里不对, 不禁用自己的方式来完备的回怼一下:
立意误解
俺头脑中对他人表述形成的理解, 本质上都是私人误解
- 编程语言比自然语言要高效, 因为逻辑更加严密
- 大脑内部存储的内容/信息, 是符号化的
- 大脑内部存储结构就是互联式的 outline
- …
逐一消解
参考: 信息简史 (豆瓣)(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752043/)
编程语言和自然语言, 虽然功能相似, 但是, 因为具运行时环境根本性不同,导致结构/形式/设计思路/形成过程/… 几乎所有实用方面都没有可比性.
自然语言的冗余和唠叨都是为了对抗熵:
- 因为对话双方是完备又绝对隔离的智能体
- 虽然使用相同的语言作为媒介
- 但是, 任何一个自然人在获得足够的自然语言交流能时
- 都有非常大的内隐知识体系差异了
- 即, 私人经历, 那些无时不刻被肉体感觉器官记录一下来的一切
- 而这些又是每个人意识/情感/知识/…的形成/维系基础数据
- 这些数据哪怕一个 bit 的差异
- 经过长期反复综合提取/抽象/应用/组合之后
- 形成的智能体都将是完全不同的
- 所以, 在交流时, 不得不引入越来越多的冗余信息
- 以便提供给双方足够多的即时相同信息
- 来现场归并以往经验/数据/信息
- 即时, 编译出相同的意识
- 并通过反复的冗余 echo 完成实质上的意识校验
- 从而, 形成用最小语言约定, 达成最广兼容交流的效果
编程语言则从信息论的另外一个方向,进行了优化:
- 编程语言撰写的形式虽然是类似自然语言的符号系统
- 但是, 其运行环境是事先早以抽象/设计/固化/优化好的硬件
- 无论什么级别的编程语言, 都要经过一系列人为设计的严密的:
- 解析
- 检验
- 编译
- 检测
- …
- 不变的固定过程, 变成最终硬件可以识别的机器代码
- 即, 编程语言的表述是面向机械/硬件的, 而不是 湿件/人脑
- 那么, 本质上是一种单纯的查表过程
- 一切操作都是事先约定并有限的
- 也即, 没有任何冗余的必要
综上, 拿人类用理性意识任性设计的编程语言, 和在自然界经过几万年才缓慢随社会发展形成的自然语言, 实在是没什么可比性的.
但是, 这种自然的类比, 也反射出另外一个误解:
大脑内部存储的内容/信息, 是符号化的
符号或是说语言, 本身已经是智慧的生产输出, 并不是意识/知识/信息本身在大脑中的保有物.
根据当前脑科学的进展, 可以相对比较靠谱的假设:
- 大脑用来储存信息的物理机制分三种层级:
- 0: 神经元节点间临时富集的化学分子,分布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形成即时记忆, 随着环境变化, 特别是睡眠时的自动清理将消散;
- 1: 神经纤维在反复有规律的刺激下, 持续生长形成全新的固定链接,形成全新的空间结构,包含长期记忆
- 不随环境/睡眠等变化而消散,
- 当然, 对脑部的物理伤害破坏了对应部位的神经将引发对应记忆的混乱/散失
- 但是, 这种记忆意识想要提取也需要还原为临时记忆,才能被加载
- 3: 整体大脑的生理结构可以视作立体3D网络, 而其中持续闪烁的复杂生物电, 则形成另一种结构更加丰富, 并包含时间张量的,类似连续视频数据的活体时空结构数据:
- 除非人死亡, 这种生物电的闪烁是不受意识控制的持续行为
- 可以对应为潜意识/本我/先天记忆/…
- 所以, 无论 outline/字符/语音/视觉/气味/… 任何可以进行评测的数据形式
- 都不存在于大脑的实质生理/物理/空间结构中
- 本质上都是大脑生产出来的产品
- 进一步的, 对符号/图形/…序列的理解, 是更加复杂的动态大脑处理过程
关键偏差
整体上各种想更加科学的对知识进行记录/交流/展示的努力, 都基于几个误解:
- 知识是静态的可记录/储存的数据
- 学习是对知识的输入/加载过程
俺的体验刚好相反:
- 知识是社会化动态连续行为过程:
外化
为可传播的符号形式- 有兴趣的人主动
组合
自身经验去尝试 - 在持续实践过程中
内化
为新经验 - 通过
社会化
传播, 新经验获得认可 - 最终
外化
为新的知识描述, 继续 >组合
>内化
>社会化
>外化
循环 - 这一流通, 任何一点上一但停止
知识
本身就不存在了
- 学习则是知识这一动态过程的另外一种描述:
- 如果只是单纯的对 外化 知识/经验/技能/… 的阐述资料进行记忆
- 本质上学习者并没有学习到目标知识的任何东西
- 只有参与到知识流通过程中的社会行为序列
- 才可能在各种
MVP
(最小可用过程/产品/行为/…) 中真正将新经验变成自己的新习惯(思维/行为/作为/…方面上的)
目测
所以, 俺感觉, 各种无论复杂还是简洁的知识图谱/树/仓库/....的构建/维护/坚持..
本质上都是对自身学习过程的一种形式化加强, 而并不能改变其它学习者, 从中进行知识学习实践过程的难度, 因为, 难度一致,消耗的意识/精力只会有不同自学方式的效能不同, 而稍有不同.
但是, 将这种知识记述/载/传播的形式, 视作社区仪式, 俺还是认同其积极作用的:
- 通过相同工具包含的协同经验/习惯
- 由相似的操作行为, 形成大范围协作
- 过程中, 引发类似的困难:
- 从而从自学过程中经常性的困惑
- 变成有趣的他人可快速理解/复现的问题
- 在社区中获得即时帮助
- 转化为阶段成就感
- 整体上, 就能加速领域知识的流通速度
- 即, 提高社区内部组织知识含量
- 进而在此全新的行为基础上, 产生意料之外的作品
summary
- 无论怎么折腾, 记述下来的都只能是自身知识体系的一种快照
- 但是, 只有其它人也加入到这一快照的改进, 才可能将私人提纲, 变成组织知识过程
- 问题就在:
- 人的思维,其实是最经济的一种大脑运行模式
- 潜意识永远在持续自动化分析感官接收的信息, 进行海量计算/分析/储存/转化/抽象/…
- 就象那台地球一般大的超级计算机,运行百万年, 解答宇宙奥密是: 42
- 潜意识甚至于有超越时空的预测能力
- 但是, 我们的浅/主意识, 却没有什么好办法从潜意识中打捞计算成果
- 唯一知道的好办法就是:
- 提出一个问题
- 并反复对问题进行分析/定义/阐述/解答/…
- 令潜意识嵌入新的计算任务
- 直到某个契机被问题形成的 hook 从识海中捞到自己可以理解的答案...
- 所以, 当前的方式
泵出
的只能是私人体系化误解 - 还是得, 进一步作为素材, 根据各种自己关注的问题/命题:
- 格式化为老式的文章/图书/教程
- 才能吸引社区成员加入学习/传播/改进/…
- 否则, 私人信息树之间, 是没有什么动力/触因, 能进行组合/合并/融合的...
- 只有明确的吻合
SMART
原则的任务, 才可能激发学习实践
echo
答zoomq关于人脑的信息是否能泵出来的问题 | tomz blog
OT:
「 吴笛-知识管理工具研究者-天津: @𝕫oo𝓂.𝒬𝓊𝒾𝓮𝓉 看了表形码的文章,感觉真是骨灰玩家的记录啊,让我想起 Xahlee 的博客。 」
是也乎,( ̄▽ ̄)
从这个产品案例开始, 俺就坚信市面销售最好的, 一定不是最优解,
因为商业成功的, 一定不是最好方案,
所以, 深刻认同 @t..z 的自制工具态度, 也对各种服务/工具/产品的选择有了自己的判定体系 包含在: 我的工具箱 ~ 持续的效率进化之旅 for MAC 系列分享中;
杂志版本是: ZqStudy/MyLearningSkill - Woodpecker Wiki for CPUG
「 吴..-知识管理工具研究者-天津: @𝕫oo𝓂.𝒬𝓊𝒾𝓮𝓉 我和 @t..z 一样,要形成一个全面 Dump 出来的方案…… 偷笑 」
是也乎,( ̄▽ ̄) 你们是完美主义者,
所以, 没有意识到:
- 0: 最终成品是什么并不重要, 因为一定是针对你们私人专用定制的
- 1: 而探索过程中你们的失败经验反而对大众最有意义
- 2: 因为, 为一个模糊的目标, 进行具体的前后继承的系列实验/检验, 这本身就是非常标准的科学研究方法论, 但是, 普通人如何在长时间跨度中保持有效的自我研究,是非常难得的技巧和知识
「 吴..-知识管理工具研究者-天津:
- 1 纯文本 + Markdown 语法加自定制元信息描述语法,形成小的笔记卡片,作为基本内容单元。
- 2 Simplenote 做 Inbox,也作为初期的同步服务。
- 3 Dynalist Pro 做整理器,也作为建立交叉引用的最佳工具
- 4 设法建立自动发布到 WordPress,微信小程序,或其它开放 api 的发布平台上去。 」
我的思路已经大概确定了,工具也基本攒到一起了,就差把过去的碎片拼凑起来,逐步发布。 」
是也乎,( ̄▽ ̄)
问题是:
- 这一"最终"思路也是经过反复迭代才寻定的
- 迭代过程中的实验思路, 思路的变化动因/阶段结论
- 整体上串起来的时间/数字资源成本/... 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可惜, 都不得见... 目测,得到回忆录中才回顾的到了?
参考: 梦断代码 (豆瓣)
「 𝕫oo𝓂.𝒬𝓊𝒾𝓮𝓉: 「 吴..-知识管理工具研究者-天津: @𝕫oo𝓂.𝒬𝓊𝒾𝓮𝓉 那你觉得,我如何能把这些以前没意识到的小事做起来呢? 」
立即使用现有的 blog 服务, 或是用 gh-pages 发布你的 知识管理探索录 blogging... 固定节奏:
- 每天一篇
- 固定栏目: 群讨论阶段小结, 回顾当前思路变迁历史
这样, 就对当前社群有了两个固定线索, 来反复组织高质量的讨论了:
- 0: 整体目标的理解和完备
- 1: 随机价值主题的持续报道
参考: Dreaming big dreams - Google Groups
一个社群的聚集力, 其实一直是固定目标的持续推进 」
「 吴..-知识管理工具研究者-天津: 1962年从北大毕业,就没有再上班工作,而专门从事文字研究。1985年设计出表形码,那是一个编码层出不穷,在同一水平上花样翻新的年代,而表形码的出现使这种情况完全改观。拿表形码与五笔字型作比较:从科学角度来看,表形码在天,五笔字型在地,根本无法相比。再拿陈爱文与王永民相比:前者负债累累,后者富甲一方,亦无法相比。表形码和陈爱文都是时代赋予的悲剧角色。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证明了知识在历史与现代社会中的无量价值,而这两个悲剧却恰恰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在权力即真理的现实情况下,知识价值低下。我所说的“知识价值低下”,有二个例证:一是现在的大多数理论文章,不仅没有稿费,还必须交版面费,才可以得到刊载;二是陈爱文为出版他的书,卖掉了他的房子。如果没有钱,而能写出有价值的理论文章结果如何,只能作为尘埃在历史中消失。 」
「 𝕫oo𝓂.𝒬𝓊𝒾𝓮𝓉: > “知识价值低下”
是也乎,( ̄▽ ̄) 这个断言中 知识 和 价值 都包含了大量的误解, 已经不值得展开讨论了...
只能说, 具体技术的突破和是否能及时合理的转化为创始人的经济收入/地位, 那就和技术没什么关系了.... 时运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多数活的好的技术大师都执行
但行好事 不问前程....
只是人家非常鳮贼的从来不说:
- 0: 都有长期海量的学徒
- 1: 学徒中技术不好的都用商业价值来回报自己的圈子
所以, 为什么大公司的系统架构总是受到少数几个人的影响 无它, 那几个人身后有最多的有实力(资金)学徒 」
「 𝕫oo𝓂.𝒬𝓊𝒾𝓮𝓉: 「 吴,,-知识管理工具研究者-天津: 【知识管理探索录】这个题目好,我就借用了 [偷笑] 」
其实这是一本/系列图书的总标题而已.... 就这个微信群存在的几年, 将其中有关联的讨论加以编辑, 并用自己的故事补充, 已经足够 500+页的图书出版了, 参考: 追时间的人 (豆瓣)
这书, 其实就是一个200+人群10个月的聊天记录 进行编辑而成 」
「 𝕫oo𝓂.𝒬𝓊𝒾𝓮𝓉: 「 吴..-知识管理工具研究者-天津: 至于在“追逐意识流”的过程中值得使用的工具、方法、以及阶段性的内容输出,这些并非不重要,而是不宜喧宾夺主。[微笑] 」
..意识流
这是个专有名词, 容易引发地图炮 最好用其它能反映你真正目标的嗯哼 」
「 𝕫oo𝓂.𝒬𝓊𝒾𝓮𝓉: 「 吴..-知识管理工具研究者-天津: http://simp.ly/publish/8SxSGj
读研时的某天,在实验室里,我的头脑中产生了一个想法,它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如何才能比较全面和连续地记录自己手头各项任务的目标,并把它们汇总到一起?” 我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想法是从哪儿来的,也不知道从这个想法出发,我的“注意力流”会涌向哪里。 但我很快意识到,自己的短期记忆是有限的。随着我的注意力一步一步地跳转,我必定会逐渐忘记最开始的那个引发后续一系列推理或联想的 “思考起始点”。这就带出了另一个问题:我需要用一种比较方便的手段,去连续不断地记录自己的意识/注意力流动的过程(我称之为 “注意力足迹”)。 」
意识流 vs 注意力足迹
当然后者界定简洁很多 ;-) 」
是也乎
- 181009 关键问题出现,输出成章嗯哼
- 2101 续入相关回复
- 181008 群讨论触发
Author: /mail / gittip / github